关于“太湖字体免费制作网站”的问题,小编就整理了【2】个相关介绍“太湖字体免费制作网站”的解答:
中国最古的文字是河南安阳发现的何文?也是在河南又发现的仰韶文化代表又是什么呢?中国最早的文字出土自西安斗门花园村,距今4500_5000年比安阳甲骨文早了一千多年年。安阳甲骨文继承了斗门甲骨文,不同的是斗门甲骨用牛骨,安阳甲骨文用鳖壳,鳖壳硬度高更容易保存。
陕西关中是仰韶文化中心地带,陕西总共发现仰韶文化遗址2040处,山西为800多处,河南1000多处。仰韶文化是从关中地带辐射到周边的省份的。所以关中是华夏民族发祥地,长安是中华圣地。
按考古发掘来看,中国古代的文字最早还没有下定论的。不过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在清朝末年被大批量集中出现,证明了中国古代文字在3600多年前已经定型了。安阳出土的甲骨文骨片,有一大部分被作为中药的“龙骨”出售,应该有一些已经成为中药渣滓了。
由于清末文人的重视,甲骨文的价格被抬高,这才使得带有古代文字的甲骨不再作为你“龙骨“出售,而是等着文人墨客来收集这些带有文字的甲骨。目前保存下来的甲骨文骨片达到154600多块,对研究古代甲骨文有非常重要的贡献。
2017年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审核批准“甲骨文”入选《世界记忆工程》,这也标识“甲骨文”作为文字已经被世界所认可。(商代殷墟甲骨文图,河南安阳出土,非常系统的古代文字)
中国目前最早的文字是“贾湖刻符”?
其实甲骨文有一个形成的过程,甲骨文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,肯定有一个类似传承的考古发现。还有不少遗址的发掘发现,有不少比安阳出土的殷墟甲骨文还要早的文字体系。
一、贾湖遗址和贾湖刻符——最早?
贾湖遗址在河南省舞阳县,贾湖遗址出土了类似甲骨文的甲骨块,上面也有文字,类似甲骨文。贾湖遗址属于淮河流域的遗址,根据碳14和释光等测算该遗址的年代为距今9000年-7500年。
该遗址的在1960年代发掘,被评为中国二十世纪的100项考古发现之一,可见其重要性。
贾湖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有贾湖刻符,类文字十几个,和殷墟甲骨文类似,应该属于早期的文字雏形。如下图:(贾湖刻符类似甲骨文中的“日”或者“曰”等,有十几个之多,出土甲骨中的刻符)
贾湖刻符中的类“甲骨文”图(汇总)。
关键是对贾湖刻符的甲骨还进行了碳14和释光测年(Optical Dating ))测定了这些甲骨的年代,年代测算为距今7762年,误差在上下128年。
也即是说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时候,贾湖遗址的贾湖刻符已经具备了古代文字的雏形了。
二、良渚文化的良渚文字——原始文字最早?
此外,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距今约5000年到4600年,在浙江余姚良渚镇等地多有发现遗址。
良渚文化自然有自己的良渚文字,但太湖流域比较潮湿,保留下来还是比价苦难的。
2003年-2006年,在浙江平湖庄桥坟遗址中发现了一些刻画的痕迹,据考古研究人员反复论证之后,认为是一种原始文字。这些刻画在出土的石钺之上,刻字方式和刻画比较规范,应该是一种比较规范的象形文字,和殷墟甲骨文如出一辙。
良渚文字的发现意义重大,直接将甲骨文推前了1000年,达到距今5000年左右了。
中国古代文字出现的上限需要考古发掘进一步证实,中国的古文字估计还要早。
仰韶文化。
仰韶文化是黄河中下游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,并非河南独有,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多个文化遗存的综合。具体区域从甘肃到河南之间的黄河流域,距今约7000年-5000年之间。
仰韶文化比夏商时期还要早几千年,对接底线应该是传说中的黄帝时代,二里头文化对接的是夏朝时代。贾湖遗址出土的贾湖刻符属于裴李岗文化,而裴李岗文化是仰韶文化的源头之一,意思很明确,比仰韶文化还要早。
仰韶文化也有文字,大多和天象、占卜有关,有双鱼座彩陶符号、“万”字符号等。如下图:(仰韶文化的人面鱼文彩陶图)
仰韶文化范围图。
考古发掘及其研究不断推进,中国古文字出现的上限也将不断前推的。
河南安阳是的是甲骨文出土地方 ,代表的是殷商文明,完全具备了国家形式的一切,有成熟的文字(甲骨文),有城市(殷墟),有明析的殷王传承,所以安阳出土甲骨文、包括金文都是属于殷商时期的文物,是研究了解商社会的重要的史料。
仰韶文化是陕西半坡遗址代表地,距今已经六千到六千七百多年历史,是属于史前文化,新石器时代母系社会晚期,已经是以农耕为主,采集为辅的,并出现了原始畜牧养殖的农耕文明。已经出土的半坡陶器 ,有大量的符号,但是不是成熟的文字,目前没有定论,可以看出仰韶文化历史应该是处于部落时期的文化。
半坡出土的陶器
至于安阳发现仰韶文化,可以肯定是发源于半坡的仰韶文化,因为中国古文明本身就是从西部向四面八方扩散,但主要是向东部及南部自然条件比较好的地方扩散,河南,山西靠近陕西,都属于仰韶文化的覆盖区,在河南发现仰韶文化正常,也是代表史前文明的重要地区。是华夏史前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混江龙李俊出海建立的国家,真实历史上究竟是否存在?真实历史上不可能存在,宋江起义36人中根本没有李俊,没有李俊这个人,也就不可能建立国家。
水浒传是大家最喜欢看的小说之一,梁山好汉的英勇故事感动了许多人,最终梁山众人的悲伤结局也令大家非常遗憾。许多人都在痛骂北宋朝廷,痛骂宋江,为梁山众好汉的结局感到痛心。不过在悲愤之余,大家却发现其中一个梁山好汉的结局似乎非常不错,不仅成功活了下来,而且还出海建立了国家,自己成为了皇帝,令人颇为惊讶!
混江龙李俊
在水浒传中,成功躲过劫难、当上皇帝的梁山好汉便是混江龙李俊了!李俊原本是在扬子江中做撑船艄公,平常伙同童威童猛两兄弟贩卖私盐,日子也非常惬意。后来他两次救下宋江,受到了宋江的信任,便跟随宋江一起上到了梁山,并被委以重任。由于李俊水性不错,擅长水战,于是宋江便让李俊镇守水军寨,成为了水军头领第一人,可见宋江是多么的重视李俊。在梁山的南征北战中,李俊率领的水师多次立下大功,尤其是在攻打方腊一战中,李俊更是凭借出色的才能立下大功,给予了方腊沉重的打击。
梁山征讨方腊一战,损失非常惨重,108好汉,死伤了近7成,最终只有30多人活了下来,而李俊就是其中一员。这就说明李俊其实不仅作战能力强,而且运气也是极好的。事实上,如果我们看到李俊后面的操作就会发现,李俊这人简直是深藏不露,太聪明了,他之所以能在作战中活下来,很可能并不是运气那么简单!
在平定方腊后,宋江率领大军准备回到汴京接受封赏,但是这个时候的李俊却耍起了心眼,假称生病,不愿意跟宋江北上。
原文:宋兵人马,迤逦前进,比及行至苏州城外,只见混江龙李俊诈中风疾,倒在床上。手下军人来报宋先锋。宋江见报,亲自领医人来看治,李俊道:“哥哥休误了回军的程限,朝廷见责,亦恐张招讨先回日久。哥哥怜悯李俊时,可以丢下童威、童猛,看视兄弟。待病体痊可,随后赶来朝觐。哥哥军马,请自赴京。”
李俊的一番话非常有道理,宋江也没有多加疑虑,便让李俊先就地休养,养好了伤再前去找宋江汇合。哪知道这完全就是李俊的金蝉脱壳之计!因为李俊知道,此时如果回到朝廷,必定不会有好果子吃!事实上,从宋江投降朝廷的那一刻起,李俊就已经察觉到事情的不对劲了,已经在默默准备退路了,现在宋江一心一意想要接受朝廷封赏,根本不顾众兄弟,已经让众人死心了,李俊也没啥好留念的了,只好选择撤退!
原文:李俊三人竟来寻见费保四个,不负前约,七人都在榆柳庄上商议定了,尽将家私打造船只,从太仓港乘驾出海,自投化外国去了,后来为暹罗国之主。
可以说,李俊算是梁山众好汉中结局最好的了,不仅活了下来,而且还活得不错,成为了一国之主,令人非常羡慕!那么李俊建立的这个国家,在真实历史上是否存在?
事实上,李俊建立的这个暹罗国,完全是虚构的!李俊生活在北宋末年,按时间点分析,应该是公元11世纪,而暹罗国首次出现在我们的史书中,是在公元13世纪,不合理。暹罗是我们对古泰国的称呼,而查边泰国的古代王朝,也根本没有发现有丝毫李俊的痕迹,可见李俊根本没有去泰国创建暹罗国,这完全是虚构的!
事实上,不仅是李俊创建的这个国家是虚构的,就连李俊本人,也是虚构的!大家都知道,水浒传其实是小说,是以《大宋宣和遗事》《宋江三十六人赞》为基础改编的,许多故事、人物都是虚构的。而且就算是在这两本书中,也并没有李俊这个人物!
许多人认为书中的宋江三十六部下中有一个人叫“混江龙李海”,这个人很可能是李俊的原型,但是在历史上,宋江的起义只是非常小规模的起义,最终也被宋军轻易扫灭了,一伙人根本没几个活下来,根本不可能去和方腊作战,更不要说造船出海了。
结语
水浒传中,混江龙李俊的结局让众人充满了遐想,因为他不仅成功活了下来,而且还活得非常好,活出了人生的精彩,出海建立了暹罗国。不过事实上,李俊的故事在历史中并非真实存在,他出海建立的国家也是虚构的,并不足信!李俊这个人同样也是虚构的。
(本文主要参考《水浒传》)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“太湖字体免费制作网站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“太湖字体免费制作网站”的【2】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